以五苓散主之者,使浊阴出下窍,而清阳之在上焦者,自无阻留矣。吴人驹曰:上条发作有时,此时无时。
黄帝曰∶愿闻胀形?方有执曰:此以食之能否,验风寒之辨。
复下一寸为水分穴,则小肠下口也,至是而泌别清浊,水液入膀胱,滓秽入大肠。阳明病脉当数大,今脉迟汗出多,设不发热恶寒,是太阳表邪已解矣。
渴而口燥烦,小便不利者,津液涩而不行,伏饮凝结也。《难经》虽有右肾命门为一脏之说,然外无经络所属,且又云“其气与肾通”,则亦皆肾而已矣,其习坎之谓欤。
守真高迈明敏,非泛常可俦,其所治多“在推陈致新,不使少有怫郁,正造化新新不停之意,医而不知此,是无术也”。若按之濡,乃虚痞也,补之不暇,岂有用大黄泻之之理乎?
中间制炼,如以苦焦之味达本经,咸引所畏,辛避所胜,酸益其母,而甘泄其子,皆论五谷粳米造饭,用荷叶煮汤者宽中。汪琥曰:误下虚其肠胃,为热所乘,遂利不止,此非肠胃真虚证,乃胃有邪热,下通于肠而作泄也。